上海道勤塑化logo

行业新闻hangyexinwxIJ

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手 机:17898826917

邮 箱:40045692@qq.com

Q  Q:40045692

地 址: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国顺路936号5幢

PE蜡的物性、型号、种类特点及在PVC中应用案例、注意事项

时间:2025-11-18 22:31 阅读:57 来源:互联网

一、PE蜡的物性、型号及种类特点

1. 物性参数 

- 熔点:90–140°C(根据分子量和氧化程度不同);

- 分子量:500–5000 g/mol(低分子量聚乙烯);

- 密度:0.90–0.96 g/cm³;

- 粘度(熔融态):低至中等,流动性好;

- 酸值(氧化PE蜡):5–30 mg KOH/g(氧化后含羧酸基团);

- 颜色:白色或淡黄色颗粒/粉末。

2. 常见型号及品牌

- 霍尼韦尔(Honeywell):A-C系列(如A-C 6、A-C 16);  

- 科莱恩(Clariant):Licowax PE系列(如Licowax PE 520);  

- 巴斯夫(BASF):Luwax系列(如Luwax OA);  

- 三井化学:Hi-Wax系列(如Hi-Wax 110P)。

3. 种类特点  

类型

特点

适用场景

非氧化PE蜡

极性低,与PVC相容性较差,主要起外部润滑作用,减少熔体与设备摩擦。

硬质PVC管材、型材等高剪切加工场景

氧化PE蜡

含羧酸基团,极性增强,与PVC部分相容,兼具内外润滑性,分散性更好。

软质PVC薄膜、透明制品

低分子量型

熔点较低(90–110°C),流动性强,快速迁移至表面形成润滑层。

高速挤出或注塑工艺

高分子量型

熔点较高(120–140°C),耐温性好,适合高温加工(如发泡PVC)。

高温挤出或发泡PVC板材

二、判定和评价PE蜡的性能,需从物性参数、功能性能及应用适配性三个维度综合分析。以下是具体的评价指标及方法:

1. 核心物性参数评价

● 熔点(Melting Point)

- 作用:决定PE蜡在加工温度下的熔融状态和润滑效率。  

- 测试方法: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或毛细管法(ASTM D87/D127)。  

- 应用意义:  

- 低熔点(90–110°C):适合低温加工(如软质PVC注塑);  

- 高熔点(120–140°C):适用于高温挤出或发泡PVC。

● 粘度(熔融粘度)

- 作用:反映熔融态流动性,影响润滑层形成速度。  

- 测试方法:旋转粘度计(ASTM D3236)或熔融指数仪(ASTM D1238)。  

- 应用意义:  

- 低粘度:快速迁移至表面,适合高速挤出;  

- 高粘度:耐剪切,适合高扭矩加工(如硬质PVC管材)。

● 酸值(Acid Value)(针对氧化PE蜡)

- 作用:表征氧化程度,影响与PVC的相容性和内外润滑平衡。  

- 测试方法:酸碱滴定法(ASTM D1386)。  

- 应用意义:  

- 酸值5–15 mg KOH/g:弱极性,适合通用PVC制品;  

- 酸值>15 mg KOH/g:高极性,用于透明或高填充PVC。

● 分子量及分布

- 作用:影响耐迁移性和热稳定性。  

- 测试方法:凝胶渗透色谱(GPC)。  

- 应用意义:  

- 低分子量(500–2000):迁移快,短期润滑效果显著;  

- 高分子量(3000–5000):耐析出,适合长效润滑。

● 密度与结晶度

- 作用:间接反映分子链结构,影响硬度和分散性。  

- 测试方法:密度梯度柱(ASTM D1505)。  

- 应用意义:  

- 高密度(>0.93 g/cm³):结晶度高,硬度大,适合硬质PVC;  

- 低密度(<0.92 g/cm³):柔韧性好,用于软质制品。

2. 功能性能评价

● 润滑性(内部/外部润滑平衡)

- 测试方法:  

- 转矩流变仪:通过加工扭矩变化评估润滑效率(如硬质PVC塑化时间缩短10%为佳);  

- 表面摩擦系数:通过模具脱模力或制品表面光泽度间接判断。  

- 应用意义:氧化PE蜡需平衡内外润滑,避免过度外润滑导致塑化延迟。

● 分散性

- 测试方法:  

- 显微镜观察:检查填料(如碳酸钙)在PVC中的分布均匀性;  

- 色差分析:颜料分散不良会导致色差(ΔE<1为优)。  

- 应用意义:高酸值氧化PE蜡可提升颜料/填料分散性。

● 热稳定性

- 测试方法:热重分析(TGA)或多次挤出后黄变指数(YI值)。  

- 应用意义:高分子量PE蜡在高温(>180°C)下更稳定,减少PVC分解风险。

● 迁移性

- 测试方法:  

- 加速老化试验:将制品在60°C烘箱中放置72小时,观察表面是否析出; 

- 傅里叶红外光谱(FTIR):检测表面蜡层化学特征。  

- 应用意义:透明PVC需低迁移性PE蜡(如高分子量或氧化型)。

3. 应用适配性评价

● 与PVC配方的相容性

- 测试方法:  

- 共混物透明度:氧化PE蜡与PVC相容性更好,雾度<5%(ASTM D1003);  

- DSC分析:观察共混物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是否偏移。

● 加工工艺匹配性

- 关键参数:  

- 加工温度:PE蜡熔点需低于PVC加工温度20–30°C(如PVC挤出180°C,PE蜡熔点应≤150°C);  

- 剪切速率:高剪切工艺(如双螺杆挤出)需低粘度PE蜡避免过度生热。

 环保与法规符合性

- 测试要求:  

- FDA 21 CFR 178.3720:食品接触级PVC需选用认证PE蜡;  

- RoHS/REACH:检测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残留。

4. 性能评价流程示例

● 初步筛选:根据加工温度选择熔点范围,按硬质/软质PVC选定氧化或非氧化类型。  

● 实验室测试:  

- 通过转矩流变仪优化添加量(通常0.1–0.8 phr);  

- 测试熔体流动速率(MFR)和表面光泽度。  

● 中试验证:  

- 模拟生产线条件,观察脱模性、泡孔结构(发泡PVC)或透明度;  

- 检测长期热稳定性(如多次循环加工后的力学性能保留率)。  

● 量产监控:定期抽检PE蜡的酸值、熔点及分子量分布,确保批次一致性。

三、在PVC塑料中的加工应用  

1. 核心作用  

- 外部润滑:减少PVC熔体与螺杆、模具的摩擦,防止粘模;  

- 内部润滑(氧化PE蜡):促进PVC颗粒间滑动,改善塑化均匀性;  

- 脱模性:提升制品表面光泽,减少划痕;  

- 热稳定性辅助:降低剪切生热,防止PVC分解。

2. 应用场景对比  

PVC类型

PE蜡添加量(phr)

推荐PE蜡类型

作用重点

硬质PVC

0.1–0.5

非氧化型或低分子量PE蜡 

外部润滑为主,防止熔体破裂

软质PVC

0.05–0.2 

氧化PE蜡(兼具内外润滑)

平衡润滑性,避免析出

透明PVC

0.1–0.3

高纯度氧化PE蜡(低迁移性)

减少雾度,保持透明度

发泡PVC

0.2–0.8

高分子量PE蜡(耐高温)

稳定泡孔结构,防止塌陷 

四、经典案例  

1. PVC管材生产(硬质PVC)  

- 问题:高速挤出时熔体粘附螺杆,导致表面粗糙。  

- 解决方案:添加0.3 phr霍尼韦尔A-C 6(非氧化PE蜡),降低扭矩15%,表面光滑度提升。  

2. 透明PVC包装膜(软质PVC)  

- 问题:薄膜透明度差,有白斑。  

- 解决方案:改用科莱恩Licowax PE 520(氧化PE蜡),添加量0.15 phr,白斑消失,雾度降低至5%以下。  

3. 发泡PVC地垫  

- 问题:泡孔不均匀,成品易变形。  

- 解决方案:添加0.5 phr巴斯夫Luwax OA(高分子量PE蜡),泡孔直径分布标准差缩小40%。

五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
问题现象

可能原因

改进方向 

PVC表面析出“白霜”

PE蜡迁移性过高

改用高分子量或氧化PE蜡,降低添加量 

塑化时间过长

外部润滑过度(非氧化PE蜡过量)

减少PE蜡用量,或复配内部润滑剂(如硬脂酸)

制品透明度下降

PE蜡与PVC相容性差

切换为高酸值氧化PE蜡,或提高加工温度

泡孔结构不均匀

PE蜡耐温性不足

选用高分子量PE蜡(熔点>130°C)

六、注意事项  

1. 用量控制:过量(>1 phr)会导致过度润滑,延迟塑化,降低力学性能(如冲击强度下降20%+)。  

2. 与其他润滑剂协同:  

- 与硬脂酸钙复用时,需降低PE蜡用量(避免过度外润滑);  

- 与石蜡共用可能迁移析出,需测试相容性。  

3. 加工温度匹配:  

- 非氧化PE蜡在160–180°C时效果最佳;  

- 氧化PE蜡适用温度范围更广(140–200°C)。  

4. 环保要求:食品级PVC制品需选用FDA认证型号(如霍尼韦尔A-C 6 符合FDA 21 CFR 178.3720)。  

5. 储存:防潮密封保存,避免高温结块(氧化PE蜡吸湿性较强)。

总结 

PE蜡在PVC加工中通过精准选型和用量调控,可显著改善加工效率及制品质量,但需根据具体配方和工艺参数(如挤出速度、温度)动态优化。